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导读:10月30日,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的联合安排落地,给近期悬着心的外贸圈递来一颗“定心丸”——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含港澳)商品加征的10%所谓“关税”,同时对
10月30日,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的联合安排落地,给近期悬着心的外贸圈递来一颗“定心丸”——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含港澳)商品加征的10%所谓“关税”,同时对中国商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执行一年;中方也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还同意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早上刷到新闻,第一反应是翻出明年的订单表重新算成本。”浙江宁波做小家电出口的陈秀琴说,她的工厂70%订单来自美国,去年靠关税暂停才把利润维持在5%,“要是今年恢复24%的税,要么涨价丢客户,要么自己贴钱——现在至少能跟客户确认下一季度的单,不用夜夜失眠算账了。”
不过相比商家的“松口气”,行业里的冷静声音更实在。北京某外贸咨询公司的张磊提醒:“暂停不是‘撤销’,只是把‘不确定性’往后推了推。比如做生鲜冷链的企业,还是得提前布局东南亚仓库;做机电产品的,得跟客户签‘关税波动补偿条款’——毕竟政策没定死,早做打算总比临时慌神好。”
重庆做跨境电商的杨阳则盯着“关税取消”的细节:“我做美妆和保健品,之前有批含植物提取物的产品被卡过‘相关’关税,清关慢了整整10天,客户直接退单——现在取消这个税,至少清关速度能快一周,对跨境单来说,时效就是竞争力。”
其实不管是商家的“稳一稳”,还是从业者的“早布局”,本质都是对“稳定预期”的渴望。就像一位做了20年中美贸易的老商人说的:“关税像根橡皮筋,拉得太紧大家都疼——现在松一松,不是输赢,是给彼此留了点‘商量的空间’。对我们来说,能安心做产品、谈订单,比什么都强。”
说到底,暂停关税不是终点,而是双方相向而行的一步。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一年是“缓冲期”,更是“练兵期”——把供应链扎得更牢,把产品做得更精;对两国来说,这一年是“观察期”,更是“对话期”——毕竟,经贸合作从来不是零和游戏,坐下来谈,总比“对着加税”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