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舞的舞步怎么走
259人浏览
2025-09-13 16:27:43
共6个回答
-
最佳回答会吹汽笛的小猪交谊舞的基本步法:慢三,快三,慢四。1、慢三:慢三,是属于三步。三步,顾名思义,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重音在第一拍,后两拍是弱音,节奏是" 强,弱,弱"。慢三最简单的舞步是直步,慢三舞步和走路差不多,只不过是加上了对音乐的理解。对于慢三,第一拍即重拍,步子要大一些,二三拍为弱拍,步子作为调整。2、快三:快三属于三步,自然是三拍一个小节,重音在第一拍。常用的只有内侧旋转,虽然跳法与慢三一样,由于快三的节奏比慢三要快,在跳快三的时候,三步并作两步,其中最主要的,是重心的移动。3、慢四:慢四的节奏是四拍一个小节,重音是一、三拍,或者就是第一拍。是偶数拍,重音始终在左。这是对男孩而言,女孩的重音就始终在右脚了。慢四的跳法最基本的有两种:一种是等间隔地跳法;另一种是两慢两快的跳法。扩展资料: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自16、17 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又称它为“国际舞”。交谊舞早在1924年的时候,便传入了中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中国还是很流行的,文化大革命中止后,进入八十年代,交谊舞又重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与世界国标舞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交谊舞,由于受到宫廷舞的影响,其风格为: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风度,因而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跳好交谊舞的十大要诀:1、高雅的风度来自挺拔的体态。2、风格的展现显示出美的追求。3、默契配合的前提是自我平衡。4、领舞的最高技巧是运用整个身体。5、提高音乐修养是使舞步产生迷人魅力的必由之路。6、“跃动感”是摆脱“走舞”形态的根本途径。7、侧身技巧是通向完美流动的桥梁。8、理想的升降必须消灭阶梯型过渡。9、倾斜是一种多功能的技巧手段。10、重心转移技术是“不露痕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谊舞
-
飞翔的自由交谊舞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社交舞蹈形式,舞步较为简单、优雅,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参与。下面是交谊舞的常见舞步,供参考:1. 前走步(Forward Walk):站直身体,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右脚迈到左脚旁边,再继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迈至左脚旁边。注意身体保持平衡和挺直。2. 后退步(Backward Walk):与前走步相反,先右脚向后迈出一步,在左脚旁边。然后左脚向后迈出一步,右脚再迈向左脚旁边。同样,保持身体平衡和挺直。3. 侧走步(Sideward Walk):站直身体,左脚向左边迈出一步,再将右脚迈到左脚旁边。然后右脚向右边迈出一步,再将左脚迈至右脚旁边。同样,保持身体平衡和挺直。4. 转向(Turn):转身是交谊舞中常见的动作,常用的转身方式有转左和转右。以向左转为例,先将左脚迈出一小步,然后将右脚向左转90度,接着将左脚继续迈出一步,右脚再跟上。转右的方法与之相反。5. 跨步(Cross Step):跨步是交谊舞的重要舞步之一,可以在前进、后退、侧走中进行。以前进中的跨步为例,先将左脚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将右脚交叉过左脚,再将左脚迈出一小步,右脚再跟上。交谊舞注重舞者之间的互动和配合,舞步应该轻盈流畅,舞者应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挺直,同时注意舞伴的动作,以确保舞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舞步的顺序和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舞曲和舞蹈风格进行变化和调整。
-
阿狸徐交谊舞节拍踩法如下:1、慢三:慢三,是属于三步。三步,顾名思义,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重音在第一拍,后两拍是弱音,节奏是" 强,弱,弱"。慢三最简单的舞步是直步,慢三舞步和走路差不多,只不过是加上了对音乐的理解。对于慢三,第一拍即重拍,步子要大一些,二三拍为弱拍,步子作为调整。2、快三:快三属于三步,自然是三拍一个小节,重音在第一拍。常用的只有内侧旋转,虽然跳法与慢三一样,由于快三的节奏比慢三要快,在跳快三的时候,三步并作两步,其中最主要的,是重心的移动。扩展资料:十一、二世纪,欧洲这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行成了流行在宫廷中的“宫廷舞”,高雅繁杂,拘谨做作,失去了民间舞的风格,只在宫廷盛行,专供贵族习跳和欣赏,是贵族的特权。法国大革命后,宫廷解体,“宫廷舞”也进入了平民社会,成为社会中人人可舞地社交舞。一七六八年,在巴黎出现了第一家舞厅。从此,交谊舞在欧洲社会中流行,这个时候的交谊舞更具有强烈的民族风味,被称为美国学派的社交舞。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交谊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才能洒脱自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谊舞
-
吴曲霖●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华尔兹的基本舞步结构是由前进(或后退)、横移、并脚三步构成一个基本旋回。第一个旋回和第二个旋回,就要出现必然的换脚变化。重心是在两脚之间依次交换的,即使是并脚的舞步,重心落在双脚上的时间也是极短暂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换重心的形式而已。 第二个问题是脚跟、脚掌、脚尖的运动程序及其方法的问题。无论前进还是后退,在第一步重心转移完成后,都应把重心点移向前脚掌。尽管此时膝部还未伸直,但脚跟却应微微离地。向第二步发展的动力,就是由脚距离地而产生的脚掌推力引发的。第二步的横移,是运步的特殊形式,它既不是先落脚跟,也不是先落脚尖,而是近似于全脚的前掌落地,并伴随着反向的倾斜(即左横移时右倾斜,右横移时左倾斜)。此外还应注意,并脚动作井非从第三拍才开始,而是在第二拍的后半拍就伴随着身体的上挺和倾斜。开始向并脚发展(靠拢)。此时的重心完全处在横移脚的前半脚掌上。第三拍的并脚是在完全没有重心的状态下到位的,而且直到第三拍的前半拍,重心都还在横移脚的前掌上上升,直至极限状态,并拢的脚掌才开始不露痕迹地支撑重心。这种双脚重心状态只不过是一刹那的表现。从第三拍的后半拍开始,脚跟开始下降,而下降的重心,则主要由并拢那只脚的脚掌支撑。换言之,横移脚的脚掌完成着推动脚跟上升的重心支撑任务,而脚掌下降的重心则落在并拢脚的脚掌上。上升和下降的转折点,就是重心不露痕迹地交换时间。第三侧身与倾斜。倾斜乃是通过侧身动作的延伸,也就是肩部引导来实现的。再进一步深入地说,这一系列的上身动作,都产生于腰部的力量,而不是某一个局部的单独运动。1.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 方步是由一个前进基本步和一个后退基本步在运动中构成的。由于约定俗成的男左女右起步习惯,进左退右和迟左进右将造成完全不同的运动轨迹发展方向。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进左退右的形式,叫做前进方步,而将退左进右的方式,叫作后退方步,现在以前进方步为例,进行讲解。共计六步,用两小节多曲。 1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2 男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注意不可斜向直接跨出。女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注意不可斜向后退。 3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留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之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4 男退右,女进左。有侧身动作。 5 男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不可斜向直接后退。女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不可斜向直接跨出。 6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注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上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至此,我们就回到了最初的起步点。又可以无限循环地练习下去了。 练习前进方步,只能适应进左退右的舞步变化,遇到相反的变化,就无法适应了。所以还要学会和练好后退方步。后退方步和前进方步的要求相同,只是方向略有变化,不再图解,请大家自行循环练习。只有在练好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转身步的学习。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讲过的转身舞步的一般规律,就会领会到前进方步乃是左转的基础,而右转身步不过是后退方步的发展。 2.前进左转90度和后退左转90度 根据四个90度等于一个360度的数学原理,这里按方步的结构原理进行转身步的练习。这种方法可以使初学者比较快捷地建立起旋转的概念。在练习转身步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第一步的移动脚必须保持正直;另一个是第二步的横移必须与第一步的运动方向成一直线。 练习转身步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一出脚就将左脚尖撇向左侧,形成一种横向出脚的习惯。表面上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却会成为以后技艺提高的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第一步必须和方步一样,无论进退都要保持脚形的正直,而且在重心完成转移后,必 须将脚跟微微抬起,让重心落在脚掌上。不仅在第二步刷过重心脚旁时能轻松地辗动脚掌,完成90度转身,而且横移脚的红线发展也获得了可靠的保证,你会体会到,方步练习的苛刻要求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7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8 在第一拍的后半拍就开始辗动男伴的左脚和女伴的右脚,开始左转;在第二拍开始时,男右脚和女左脚从刷式位置向外横移,并伴随着(男右女左)肩部引导下的男左倾斜和女右倾斜。 9 双方收脚并拢,保持倾斜和上升。注意后半拍的重心交替和下降的转化。 10 男退右,女进左。有侧身。 11 在前一拍的后半拍就开始辗动脚掌(男右女左),开始左转;在第二拍开始 时,男左脚和女右脚从刷式位置上向外横移,并伴随着肩部引导的男右倾斜和女左倾斜。 12 双方收脚并拢,保持倾斜和上升,注意后半拍的重心交替和下降的转化。 再从7~12反复一遍,回到原起步点,从头开始,循环练习。 3.后退右转90度和前进右转90度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右转不从前进开始而要先后退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实际上先前进还是先后退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尤其是在自娱场合,更是随心所欲。这里主要是为了适应男左女右的起步习惯而作的安排。假如你喜欢先进右脚作前进右转步,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标志着你已经突破了习惯的制约,开始进入自由运动的进步状态了。 因为右转身和左转身的要领皆同,故不再予图解,请参照左转身舞步进行练习。为了使初学者不至于感到困难,下面将连续右转90度的运动轨迹和运步程序提供如下一: 第一拍 男退左,女进右。 第二拍 男横右,女横左。 第三拍 双方并脚。 第四拍 男进右,女退左。 第五拍 男横左,女横右。 第六拍 双方并脚。 再从第一拍至第六拍反复一遍,回到原起步点。再从头反复,循环练习。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华尔兹基本舞步的学习,只要你熟练地掌握了这几种基本旋回,无论是先出哪只脚,也无论是前进或后退,是左转或右转,便都能运用自如了。即使连续左转前进或右转前进都能完成,因为那不过是加大旋转度的变化而已。但是到那时候你又会感到不满足了。看见别人能跳出于变万化、优美动人的舞姿,你肯定会羡慕不已。为了帮助你实现提高技艺的愿望。特在下面安排了两种不同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一种具有自娱性功能,另一种则是规范化的竞技表演功能。任君自择。 华尔兹自娱跳法练习 临场即兴发挥的自娱性跳法,是建立在随机应变能力之上的。为了具备随意改变体位的“领舞”和“跟舞”的基本能力,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踌躇步开始,作全方位的体位变化练习。 1.踌躇步(13~16) 踌躇步又叫逗留步(Hesitatlon)或平衡步。在自娱跳法中,它可以用来作为交谈、变换动作或方位的过渡性转换、以及在人多拥挤时一边踌躇一边观望寻找合适位置的特殊舞步。这种舞步的变化形式较多,有一步踌躇、两步踌躇和三步踌躇之分。现在以三步踌躇为例进行讲解。 13 第一拍;男进左,女退右。 14 第二拍和第三拍,双方都在到达的位置上,原地踮脚两次。男先右后左,女先左后右。 15 下一个小节的第一拍,男退右,女进左。 16 第二拍和第三拍,双方回到原来的位置,原地踮脚两这里是进左退右的踌躇。请自己再练习一下退左迸右的踌躇, 并想一下不同的体位会有些什么变化。2.踌踏步全方位的体位变化练习 首先由男伴确定一个固定的方向,向座标——假如面对L.O.D方向,那么从斜墙位起,顺着逆时针方向,每隔45度作为一个方位点,到面墙位止共有八个点,现将这八个点分别确定为一种体位关系上的前进或后退的座标。从起步点开始,每次变化都用踌躇步在两点之间来回运动,这样 就构成了一个“米”字形的运动轨迹,依次进行体位变化的进退(或退进)踌躇。注意体位的变化应在返回起步点的后两个弱拍上进行。每次踌躇(不论进退)都依男左女右的起步习惯循环。 1) 左外侧位的进退(17); 2) 关位的进退; 3) 右外侧位的进退(18); 4) 开位的进退(19); 5) 左外侧位的退进(17); 6) 关位的退进; 7) 右外侧位的退迸(18) 8) 开位的退进(19)。 当以上练习趋向熟练时,你的体位变化适应性能力就自然地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个练习本身也可以当成一种花样来使用,为了增强其趣味性,可以将第八次踌躇稍加变形,成为非标准握持的单拉手式转身前进。 20 男放开右手,用左手引导女伴向反开位的方向转身前进。男进左、女进右,在后两个弱拍的踏步中男左转、女右转。 21 男放开左手,换成右手单拉,引导女伴在上一小节后面的男左转,女右转动律中,转身前进。男进右,女进左。后两个弱拍在踏步中改变体位,形成左外侧位。从头连接反复。 3.第一锁链步的变化(22~23) 全方位练习,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锁链步的变化和发展,便是这种进步的必然结果。锁链步,顾名思义,就是舞步的结构形式犹如锁链一样,每后一个环节都是前一个环节的串联性复制,环环相扣,连续发展。一般锁链都是原理相同而形态各异,锁链步形态的变化也是这样。这里介绍的只是三种常见的简单变化。但只要有了这三种基础性变化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是很容易的事。 第一锁链步是左、右外侧位的结合,又名交叉舞步(Cross Step)俗称:“穿花”。是锁链性变化舞步的鼻祖。只要掌握了这种变化的规律,其它的变化就迎刃而解了。这种变化舞步的内核是 踌躇步,第一步要大,后两步要轻盈而飘逸。体位的转换必须在后两步中呈滑翔状盘旋到位。常见的失误是忽略这种盘旋式的滑翔感,形成机械性的“为换位而换位”的横向运动,在练习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或克服。 22 第一小节男进左,女退右,在左外侧位上运步。图中是后两拍的盘旋式滑翔动作。音乐结束时,应基本完成换位。 23 第二小节男进右,女退左,在右外侧位上运步。图中是后两拍的盘旋式滑翔。音乐结束时,应基本完成换位。依此方法循环前进。 第一锁链步也可采用男退女进的向后发展的形态运行。但必须注意,男迟左,女进有的第一步,应当从右外侧位上开始,而不能在左外侧位上、作男退左女进右的运步,口为这将违背人体运动的规律,给人以下协调和不优美之观感。请记住这一点,并自行练习。 4.第二锁链步的查化(24~25) 第二锁链步是由外侧位和开位构成的。向前运动是左外侧和开位的结合;向后发展则是右外侧位和开位的结合。这是不能违背的法则,是不能变通的。 向前运动的第二锁链步,很容易形成一种原地进退的男伴单独忙乱的失误。这是因为男伴“领舞”意识不强或能力不足造成的,在练习中应加以防止。正确的舞步发展形态,应当是沿舞程线方向作环形的曲线运动。 24 在左外侧位上男进左女退右,后两拍在盘旋中将体位向开位发展变化。 25 向环形运动的中心点作开位的男进右,女进左。后两拍转换成左外侧位循环练习。 5.第三锁链步的变化(26~27) 第三锁链步就体位关系而言,与第一锁链步完全相同,只是因为每一小节都经历了一次自身方向的180度转体而增加了难度。运动程序是第一小节男进女退;第二小节男退女进。但总的前进运动方向却都丝毫不受影响。 26 在左外侧位上男进左、女退右。后两拍各自侧转(向左180度)向右外侧位转换。图中是第一拍的形态。 27 在右外侧位上男退右、女进左。后两拍各自侧转(自右180度)向左外侧位转换。图中是第二拍的形态。 6.左、右轴转步(28~30) 轴转属于旋转性舞步,其审美趣味在于大幅度的旋转。旋转度”可根据共舞双方的能力自行决定,但最好不要少于180度。因为旋转不足将造成“摔跤式”俯仰,不仅失去这种规定旋回的审美趣味,而且形态十分不雅、初学者可以先从180度开始,实力较强的舞者,则应练习超量旋转。若能超过360度者更佳。 轴转的基本形态特点是向后运动,退左则向右转,退右则向左转。右转比左转容易掌握,所以初学者最好先从右转学起。这种旋转在华尔兹里不能连续使用,必须在两次轴转中,加上一个后退基本步,才能换过脚来。 28 男退左、女进右。双方右腿内侧相靠,形成旋转轴心。注意男伴的左脚在方向上稍偏左侧,并且暂不要急于转移重心,造成阻拦女伴前进的格局,后半拍转移重心时,男伴右脚在脚跟不离地的状态下,脚尖向右侧摆动,这种动作既可以是原地的,也可以是移动状态的,此时旋转已经开始。 29 在完成135度右旋转的情况下,男落右、女落左。注意女伴切不可存在“跨越”男伴右腿的想法,而是在一种前后张开的开放式形态下,自然地转身落脚。 30 双方在继续旋转中并脚,并继续保持重心的上升(男左脚向右脚并拢,女右脚向左脚并拢)。 左轴转是右轴转的对称性同义反复,方法要领不变。只是按照男左女右的起步习惯,必须先作一个基本步,然后才能进行。 7.开位同步引导女伴单独右旋转 在开位同步前进的状态下,每当遇到男进左,女进右的时机,都可以引导女伴跳出此种变化。 31 男出左脚,同时抬高左手并推动右手,形成引导的动力。女伴在其引导下入自然地向右后方旋转360度。注意脚步要合上节拍,旋转要轻盈流畅。男伴的左手一定要向上领,不可象推磨似地绕颈而转。女伴旋转结束后,回到男进右、女进左的开位同步状态。 上述变化舞步的衔接方式,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只要我们弄清了每一种变化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即使是进行创新动作,也下会觉得困难,不过有两个原则是不能违背的:一是脚步交替的规律不能破坏;二是必须考虑衔接的流畅和通顺。只要你能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我相信你一定会以佼佼者的姿态,出现在舞厅之中。华尔兹标准跳法练习 标准跳法是指为华尔兹竞技比赛和表演而练习的跳法, 必须严格地遵照规范。这些规范是:必须严格地按舞程线方位进行流动;华尔兹的起步应从斜墙位开始:三个旋回应不少于270度;动作的设计和编排应考虑方位的可行性;脚部动作的程度和形态 (指前进时应脚跟先落地、后退时应脚尖先落地,以及并合、开放、锁、刷、滑的准确程度和正直状态等等)的规范性;标准握持及舞姿造型的准确性和艺术性;重心交替过程的稳定性和时机掌握的准确配合性等等。这些要求,我们当然不可能在一个早上就通统达到,但只要坚持练习,就会水到渠成。 1.康德拉交换(32~37。一小节完成) 32 男进左,女退有。有侧身和C、B、M、P。注意男伴不可用前掌先落地。上身稍加左旋转。双方观点同向。 33 第二只脚向第一只脚并扰,并上升至前掌,同时双方视点经上弧线运动向P.P转移,上身稍加右旋转。身体上挺。 34 形成P、P位,男进左,女进右。在上升运动中前拿运步,呈开放式形态。在最后一刹那落下脚跟,向下发展。 32——34 康德拉交换 图38——图40 O.P式转身90度 35——37 侧行并滑行 图41——图43 后退锁滑步 2.侧行并滑步(35~37。一小节运行四步) 节奏表现力一、二嗒、三,其中第二拍是一次并式滑步。 35 第一拍在P.P,位上男进右,女进左。 36 第二拍前半拍男左、女右横移一步变成C.P,后半拍男右、女左滑脚并拢。注意这两步既要保持上升的态势,又要保持平稳的滑行,不可跳跃和颠破。 37 第三拍由C.P变为P.P。,同时男进左、女进右。在上升运动中前掌运步,呈开放式形态,在最后一刹那落下脚跟,向下发展。 3.O.P式右转身90度(38~40。一小节完成。)这是基本右转90度的变形式旋回。由于体位的变化而使脚位出现交叉动作。其余要求不变。 38 在右外侧(O.P.)男进右、女退左。有侧身和C.B.M.P。 39 右转90度男横左、女横右,形成C.L有倾斜。 40 双方并脚。(上升和运步的规律不变)。 4.后退顿滑步(41~43。一小节运行四步) 节奏表现为一嗒、二、三。第一拍就开始出现锁滑形态。 41 第一拍前半拍男退右,女进左,在肩部引导下出现倾斜,并向O.P发展:后半拍形成0.P位,男左脚锁在右脚前面,女右脚锁在左脚后面。 42 第二拍男退右,女进左,向C.P位变化。 43 男退左,女进右。回到C.P位。 44——47 48——53 开放式自然转 54——56 男俯身和女梗脖的错误形态(44,46) 并脚式自然转 重倾斜(45,47) 5.重倾斜(45,47。二至三小节完成)重倾斜也可以译作过度倾斜,就是被人们称作“下腰”的舞姿。女伴并不是在“下腰”,而是身体纵轴偏离垂直状态的过度表现。正确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为“下腰”的概念很容易导致舞姿的“走样”或变形,形成如图44和图46的男伴俯身和女伴颈椎部分的错误形态。 正确的做法如45,47所示。 45 在第一小节的第一拍或第二拍(依前一个衔接步的形态而定),形成男退左,女进右的开放式位置,然后紧接着在重心转移的开始左旋转。注意在旋转进行中,既要保持开放式脚位,又要保持C.P的体位。旋转运动的中心点在两人之间,不可以男件为轴,而形成把女伴”甩”过去的形态。 47 整个第二小节,都应处于舒缓而匀速的过渡性运动中,恰到好处地形成造型。并使这种运动和第三小节的动作连成一气,不要产生中断性间歇。第三小节实际上是一个康德拉交换,不同的只是男左脚和女右脚都不再移动位置,而是合着重拍的音乐,用一个侧身动作,造成身体的右旋转动律,往下连接。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重倾斜舞姿无论用在什么地方,都必须是男伴面墙位的,绝对不能在面中央方位上运用,而且必须保持C.P 6.开放式自然转(48~53。两小节完成) 这是一种退行式标准旋回,从逆L.0.D方位开始,到斜墙位结束。 48 男退左,女进右,当重心移到前掌时,开始右转90度。 49 男横右,女横左。在面中央位上开始大幅度右旋转,左脚和女右脚在旋转中保持横向张开的开放式造型。旋转度180度以上。 50 男落左,女落右,继续保持右转。 51 在左外侧(P.O)男退右,女进左。有C.B.M.P. 和倾斜,开始向左转回旋发展。 52 男进左,女退右,在左转动作中完成,向C.P位变化。 53 双方在并脚位上升。7.并脚式自然转(54~56。一小节)这是一种男伴用脚眼旋转”的特殊变化。也是只能在男伴逆方位上使用。 54 男退左,女进右。 55 男右脚向左脚并拢,并用脚跟向右旋转;女横左,并在旋转中并脚,但用脚掌旋转。在后半拍男伴也将重心转移到脚掌,身体上挺,重心上升,向P.P发展。 56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 57——62 纺织步 63——65 电纹式左转开放(
-
书虫慢四的节奏是四拍一个小节,它的重音是一、三拍,或者就是第一拍。与慢三不一样的是,慢三的重音在第一拍,由于它是奇数拍,所以重音在左右脚轮换,而慢四不一样,由于是偶数拍,重音始终在左。这是对男孩而言,女孩的重音就始终在右脚了。慢四的跳法最基本的有两种:一种是,等间隔地跳法;另一种是,两慢两快的跳法。不论哪一种跳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慢四是一种慢节奏的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从容不迫,雍容华贵。同慢三不一样,慢四的起伏不明显,可以说是没有,而且四拍一个小节。对于旋转,显然要比慢三来得游刃有余。总的说来,慢四比慢三要容易跳得多。舞会上的慢四的舞曲总比慢三多。当慢四的舞曲较慢时,我们可以采用等间隔的跳法,根据舞曲的节奏,四拍一小节,每一拍走一步。至于舞姿等等,都同慢三是一样的。走直步时,可以前两拍步伐稍大,后两拍作调整。要注意,对于男孩,重音始终在左脚(女孩在右脚)。当舞曲的节奏稍快时,可以采用两慢两快的跳法,即"慢--慢--快-快"。慢拍包含舞曲的两拍,快拍包含一拍。这样实际上一小节包含六拍。初学者可跳第一种慢四,简单易学,好跳。第二种跳法节奏感强,花样多一些。扩展资料:伦巴伦巴起源于古巴,是一种一向为人们所喜欢的舞步,享有“拉丁舞之灵魂”的美誉。伦巴的音乐节拍是4/4拍,重音在第一和第三拍。伦巴的基本舞步是合着音乐节拍,由快、快、慢的动作所合成的。两个快步是横步,跟着是一个慢步,就完成一个步法。伦巴的每个舞步有两个动作,一个是迈步,另一个是重心的移动;一只脚踏在地上,重心保持在另一只脚,在跨步时逐渐改变重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谊舞
-
驻马店彩虹小子慢三也就是华尔兹,是最基本的舞种之一。之所以称它为最基本的舞种,是因为它舞种的基础, 其他舞种 所要用到的技巧, 在慢三中都有应用。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 交谊舞 慢三基本舞步的资料,供你参考。 交谊舞慢三基本舞步(一)交谊舞慢三步详细解读 1、交谊舞慢三步的基本特点 交谊舞有慢三步和慢华尔兹国标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表现形式不同。交谊舞是国标的下级,国标是高级别的,交谊舞是低级别的。不能违背慢华尔兹国标舞的基本特点。 这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呢?舞蹈家们的看法,我归纳起来是起伏、倾斜、波浪、摆荡四大特点。华尔兹是旋转的。我认为应该是五大特点: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 这五大特点要绝对相同,但是表现形式不能相同,二人转和法国歌剧不能相同。 看交谊舞慢三步应该有啥玩法,应该围绕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这5大特点来进行,一条没有的,就不应该玩。 2、慢三的节奏 国标慢三是两低一高,俗称“降平升”,而交谊舞慢三要一低两高,俗称“降升升”,为什么呢? 1、音乐环境不一样。国标慢三的音乐都是世界名曲,你可以听听看,唱几遍“蓝色的哈瓦那”这一句。而交谊舞慢三的音乐都是一低两高,你自己可以唱一下电视剧《伤痕》的主题歌。最典型的:情切切,意惶惶--------,看看,是不是一低两高的降升升!呵呵! 2、玩法区别。国标没有中三,而交谊舞有中三。慢三走基本步,中三玩花样,交谊舞中三是要拉花的。一低两高才能拉起来花样,两低一高就不能了。降升升,你的手在空中有两拍时间,能拉花;降平升,你的手在空中只有一拍时间,就不能拉花了。 交谊舞慢三、中三要降升升的节奏,不要和国标一样降平升。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 错误地将慢三交谊舞搞成降平升呢? 1、舞蹈家不了解交谊舞。 2、平常舞厅基本都是交谊舞曲,玩国标的人并没有在国标舞曲中玩,所以导致他们很少有人关注音乐。 3、玩交谊舞的人水平差,没有识别能力,更没有编创能力。 交谊舞慢三步的降升升怎么走1-----脚 我们前边说过脚的关键性。 交谊舞慢三步的脚:1、脚跟;2、脚尖;3、脚尖。一个脚跟两个脚尖,这就是交谊舞慢三脚的走法。 会玩国标的也可以试试难度如何。一点不含糊,一个脚跟出去后,二、三时候两个脚尖一点不含糊地像 芭蕾舞 演员一样地戳在地上,纹丝不动,你试试?看看是不是玩国标的基本功就好?也试试自己的基本功到底有没有。 跳舞的行话:“一走基本步,立刻现原形”。说的是基本步不藏假。我相信,一般朋友玩国标的100个有99要被叫住。如果不行要好好练我前面说过的脚尖功,呵呵。 交谊舞慢三步的降升升怎么走2----人 脚是一个脚跟俩脚尖,人呢? 一的时候人肯定是在后面的,先上脚,脚跟着地后,一定要吃上劲,将人蹬起来,蹬出去,这时就是人在前了。然后二、三都是身体带着脚往前走,人向前冲,也就是脚到重心到。这需要脚底强劲的碾压劲作为保障。尤其难度大的是高音,举例如经常遇到的慢三曲《雪莲花》。高音一句“雪莲花啊,雪莲花----”。你需要用脚尖顺着高拖音一直将人拉上去到极限。 3、交谊舞慢三步的速度 总的要领是先蹲后起,急蹲慢起。 先蹲后起:只有先下去,才有起伏。最常见的毛病是一的时候不下,或者下的小,还有边走边下,结果踉跄。一定要保证先下去。 急蹲慢起。我们可以看,这个一二三或者蹦恰恰,其时间是大体相当的,如有拖音,后边略长。一的时候,你需要做两个动作:下去和出去。二三都是一个动作,就是起来,重心已经带你走了。一的时候动作多,不急下,就没有时间做后面的动作。一般人感觉不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不下去,只出去,呵呵。二三动作都少,不慢点你就没事干了。 慢三步的一二三都干什么? 一蹲二起三摆架。我们平常没有苦练过的,一般都走不出这个三,三都下去了,没有在空中。要想玩好慢三,很大程度关键在这个三上,一定要把三不折不扣地走出来,而且三的时候要摆架子造型,然后再下来。有交谊舞高手三的时候嘴上叼一根香烟,女伴拿打火机给点上,架子就摆这么好! 交谊舞慢三的一二三那个“一”的下蹲 常见的错误有两种:1、国标的下法。我说过了,不能简单套用国标,不然交谊舞就是死水一潭,没有发展。2、整个人都下去了。 正确的办法: 1、上身要向上使劲。绝对不可以说我要下去,整个人重心都下去了,这个肯定不好。上身要向上使劲,人往上拉,同时下蹲,人下去了,但劲是往上的,头要高拔略往后,朝气蓬勃地下,而不是简单地下。 2、重心要放在支撑脚上,不要放在双脚。这是跳舞的基本原则,行话说:人在双脚,呆头呆脑。重心在支撑脚上,人才能运转自如。 3、下去后,要前脚出脚跟,切不可脚掌,这个错误非常普遍。 4、另一条腿发力,将人蹬出去。 5、前脚落地后要吃上劲,落地后要是就没劲了,你就只好往前跑了,呵呵。吃住劲后继续往前蹬,这样就完成了两只脚的转换,一走完了,进入了二。而这个时候由于是另一条腿发力的,重心也就向前冲了,“脚到重心到”就做到了。 交谊舞慢三的二和三 重心在前,人带着脚往前冲,脚下是两个脚尖,最起码也是前脚掌。 4、交谊舞慢三的基本步 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在有基本功以后,关键就是怎么玩。我们可以先看国标慢华尔兹的基本步。基本步不是一个,但有一个核心。国标慢华尔兹的核心基本步就是方步。方步的走法:直立,左脚进,右脚横,然后左脚并到右脚,这样交替,就是方步。 方步在慢三华尔兹里的地位至高无上,相当于首都北京。远远高于 其它 步法。 因为: 1、它是国标的基本功。 2、人对面贴着,仍然可以左右两边都可以走,也可以转。 交谊舞的核心基本步,几百年来人们都难以摆脱方步的梦魇。方步太所以在舞蹈家的眼里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大家拼命想办法,想把方步改造成交谊舞的方步。都失败了,因为你带着国标的功力走,方步才好。放弃了功力,就很难看。 至于现在人们在舞厅里走的步,实际上是叫做“悠荡步”,男女侧面,男在女右侧自己左侧进右脚,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反转。这个步法是基本步之一,不是核心基本步,因为只能一个方向,不能像方步那样走两面。我们不可能设想说一个成熟的舞种只能一面转,如同毛驴拉磨。跳半拉舞怎么行?改造方步的努力失败后,有人灵光闪现:不是简单模仿方步的形式,而是看功能。方步的功能是两面都可以走,那么交谊舞哪个步法能做到呢?于是,之字步登上历史舞台。 之字步:两人对面,一.男进左脚到自己右面女左面,二.右脚向男右侧45度角进,三回中线,脚偏男左方,利于下步。然后男进右脚自己左侧女右侧,走法同上,向另一方45度。女进步与男要领同。这样走的是折线,称“之字步”。也就是一边一下地走三步。步大小决定可以转,称“之字步转”,有正反两个转。 之字步不是新发明,古代华尔兹就是之字步转,所以根正苗红。交谊舞二人之间社会公允距离使之字步可以走出来,贴住了就走不了之字步了。脚的走法还是一个脚跟两个脚尖。向侧面上,最好摆胯上,这样动作大,摆起来也好看。这个步法主要走摆荡,起伏、倾斜、波浪、摆荡旋转五大特点,之字步主要是摆荡。 这个步法难度极大,玩国标的也走不好,一点假都不掺,非常需要基本功,而且是硬功。 就之字步而言,有大中小三种:30度脚上步为大之字步,45度为中,说之字步一般指中之字步。60度为小,不怎么摆,而是赶路。 以之字步为核心基本步的交谊舞慢三就确立了----这是世界交谊舞最近60年的成绩。 我国目前舞厅很少有人会走之字步,原因: 1、目前中国跳舞人少,知道的就少。 2、世界上也在逐渐接受中。 中国交谊舞慢三基本步实际上停留在几百年前,很落后的。也限制了中三的发展。 交谊舞慢三的起步 对面站立,向上提气,男士将重心放左脚,女士将重心放在右脚。男士先走右脚进步,女士先走左脚退步,之字步起,也就是男士右脚进女士右侧。如何合上音乐,参看脚与音乐的关系。 一定要男右女左先起,因平时都是先走左脚的,要让女士先走左脚,这是对女士的尊重。 站位: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 站位26字要诀: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肩放松,略下沉;头高拔左拉,站位二分之一。这26字诀是必须牢记的。以后我们再详细讲。 基本步与花样步: 跳舞的步法多如繁星,怎样区别基本步和花样步呢?实际上就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基本步就是主要的,花样步是次要的步法。怎么区别这个主要和次要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吃饭。大米饭就是基本步,馒头也是。虽然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是你可以天天吃,离不了,基本的主食。而鲍鱼就是花样步,虽然好,但是你不能天天吃。咸菜也是花样步,根本不能多吃的东西。跳舞一定要先会和精通基本步,最主要的东西。我们可以举例,我见过很多人慢三玩团团转这个花样步。所谓团团转,就是两个人原地水平旋转很多圈。这个团团转好不好呢?不是不好,但是它不是基本步,只是一个花样步。原因: 1、华尔兹五大特点,它只有旋转一个。 2、你再能转,也不可能一直旋转下去。 3、原地转,没有流动性。 4、不能很好体现音乐旋律。 它就不是基本步,不能作为最主要的步法。 与其相对,我们分析前面说过的之字步,你要先下后起--------有起伏;你要两面摆胯上步-----有摆荡;你要对称地一边高-----有倾斜;你还可以走之字步转--------有旋转。唯一没有的是波浪。假如你一曲就走这个步法,也是可以的,如同大米饭顿顿吃也吃不烦。五大特点有其四,又可以整曲只走它,两面方向都能照顾到。所以之字步作为交谊舞慢三最主要的核心基本步,那是当之无愧舍我其谁的!而团团转再好,与之字步相比,那是乌鸦与凤凰的关系,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不是一个等级的。 拨开云雾看实质,要有这个分析能力才行。我不是说花样步就不能玩,而是你首先要会基本步,然后花样步。在会基本步的前提下,花样步当然是多多益善了。你要是基本步还没有精通,我觉得最好还是先玩基本步,花样步放在后边。 5、交谊舞慢三如何变换两人的位置 可能的位置只有三个:1、面对面。2、开位,也就是两人横向并排,男左女右,国标也叫PP位。3、侧位,就是两人都是右脚在前,两人对面,但侧 面相 对,这种位置最多,最常见。 其实也还有第四种位置,我本人经常用,就是反侧位。跳舞一般不用这个位置,不容易走好,所以有“宁左勿右”之说,当然左右是以男士为准来算的。我也不主张大家多玩反侧位,但是应该了解。 1、对面如何变为开位----后退分身步。 很多人就是随便走,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但是这样不好,还是按照跳舞的基本规律来变换才好。办法是男士左手向右推女士右手,女士自然要顺时针转身,后退右脚,然后女士后退左脚,再前进右脚,就站在男士右侧了,脚是右前左后。男士在推女士自己也顺时针转身,先后退左脚,再后退右脚,最后前进左脚。相握之男左手、女右手并不分开,而是放两人面前平伸。这样后退分身步就完成了。 2、对面如何变位侧位---侧面轴转步。 这个变换需要两道工序,首先要后退分身步,变为开位。开位变完后,男士右手在女士后背逆时针推女士,同时左手逆时针拉女士右手,是女士逆时针方向转,此时女士进左脚,再进右脚,最后退左脚,转体后右脚在前。男士也逆时针转体,进右脚,退左脚,重心回右脚,右脚在前,侧对女士。这样侧面轴转步就完成了。如果你已经是开位,要在开位变换为侧位,那就更容易了。也是上面 方法 。侧位变开位---也是后退分身步,基本一样的。 3、开位变对面(正位)---前进并合步。 开位时男女共同前进一步,正前方,男走右脚,女走左脚,然后男士右手逆时针在后背推转女士身体,左右同时逆时针牵引女士,自己左脚向前进步并横在前进方向上,使女士也横于对面,然后男右脚并向左脚,女士左脚并向右脚,两人即对面立正。此时两人方向与开位时中线前方垂直。 还有另一种前进并合步,就是男士不变向,将女士推转至自己面前对面,基本步法相同。这里要强调一件事情:侧位怎么变正位也就是对面?要两道工序:先后退分身成开位,再前进并合。这样的变换位置,规整,大方,明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国标也是这样变换位置的,只是两个不同:1、国标变换位置动作幅度不很大,因为国标的开位两人实际不是并排,而是一个小斜角,分开不大,所以并合幅度也小,但要使腰劲显得好看。而交谊舞是大开大合,避免与女士贴得太近,免得有冒犯之嫌。2、国标讲究身体引带,而非连拉带推。但交谊舞由于两人熟悉度和水平的限制,一般不拉不推是不行的,完成不了,所以只好连拉带推才能完成。如果有可能,还是尽量用身体来引带女士为好。对了,还差一个事:三步和四步的变换位置,都是一样的办法。 交谊舞慢三基本舞步(二):慢三基本舞步的技巧 在舞会中, 慢三和慢四是大家跳得最多的了. 而慢三又是最基本的舞种之一, 是其它舞种的基础. 这是因为在其他舞种所要用到的技巧, 在慢三中都有应用。 慢三是属于三步, 三步, 顾名思意, 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 它的重音在第一拍, 后两拍是弱音, 节奏是" 强, 弱, 弱". 我们说过, 在男士请了女伴之后, 摆好舞姿, 男舞伴前进左脚, 女舞伴后退右脚, 那么在慢三中, 对于男士,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左 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右脚,以后都是重音在左右脚轮换. 对于女舞伴亦是一样,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右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左脚, 接着轮换. 这是与慢四非常明显的不同。 慢三最简单的舞步是直步, 初学者往往以为是跳舞, 就不知道脚该往哪儿放了, 其实和走路差不多, 只不过是加上了对音乐的理解。 对于慢三,我们说第一拍即重拍步子要大一些, 二三拍为弱拍, 步子作为调整.。男士出脚应直着往前伸, 有的初学者怕踩着女伴的脚, 脚步往旁边走, 即不符和慢三的跳法, 又显得不好看. 其实只要男女双方和着音乐的节奏, 同时前进或后退, 是不会踩着对方的脚的。 慢三中的内侧旋转也是基本步之一, 男女舞伴舞步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男舞伴先出的是左脚, 女舞伴先退右脚。 首先女舞伴侧退右脚,男舞伴出左脚在女舞伴两脚之间, 这时, 男舞伴以左脚为轴, 女舞伴以右脚为轴, 旋转180度后, 男舞伴后退右脚, 女舞伴前进左脚, 这是第二拍了。 最后一拍,男舞伴后退左脚, 并在右脚左侧, 女舞伴前进右脚, 并在左脚右侧, 两人的舞姿成闭式位. 注意, 旋转了180度后, 为了保持舞程线的方向, 男舞伴在以后的跳法中应后退, 若想还原, 再旋转180度即可. 这时男舞伴应后退右脚,女舞伴前进左脚....同前面一样。 基本步其实很简单, 所有的花样都是从基本步中演变而来, 掌握好了基本步才能更好地掌握更多的花样。 交谊舞慢三基本舞步(三):慢三步技巧 慢三也就是华尔兹,是最基本的舞种之一。之所以称它为最基本的舞种,是因为它舞种的基础,其他舞种所要用到的技巧, 在慢三中都有应用。 慢三顾名思义, 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 它的重音在第一拍,节奏是“ 强, 弱, 弱”。普通人学华尔兹都是从三个基本步开始学起来的,包括那些舞林高手也得从这三步开始学起,然后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 在男士请了女伴之后, 摆好舞姿, 男舞伴前进左脚, 女舞伴后退右脚, 那么在慢三中, 对于男士,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左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右脚,以后都是重音在左右脚轮换. 对于女舞伴亦是一样,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右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左脚, 接着轮换. 这是与慢四非常明显的不同.慢三最简单的舞步是直步。 初学者往往以为是跳舞, 就不知道脚该往哪儿放了, 其实和走路差不多, 只不过是加上了对音乐的理解. 对于慢三,我们说第一拍即重拍步子要大一些, 二三拍为弱拍, 步子作为调整. 男士出脚应直着往前伸, 有的初学者怕踩着女伴的脚, 脚步往旁边走, 即不符和慢三的跳法, 又显得不好看. 其实只要男女双方和着音乐的节奏, 同时前进或后退, 是不会踩着对方的脚的. 慢三中的内侧旋转也是基本步之一, 男舞步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男舞伴先出的是左脚, 女舞伴先退右脚. 首先女舞退右脚,男舞伴出左脚在女舞伴两脚之间, 这时, 男舞伴以左脚为轴, 女舞伴以右脚为轴, 旋转180度后, 男舞伴后退右脚, 女舞伴前进左脚, 这是第二拍. 最后一拍,男舞伴后退左脚, 并在右脚左侧, 女舞伴前进右脚, 并在左脚右侧, 两人的舞姿成闭位. 注意, 旋转了180度后, 为了保持舞程线的方向, 男舞伴在以后的跳法中应后退, 若想还原, 再旋转180度即可. 这时男舞伴应后退右脚,女舞伴前进左脚……同前面一样。 慢三舞步的基本舞步结构,是由前进(或后退)、横移、并脚三步构成一个基本旋回。第一个旋回和第二个旋回,就要出现必然的换脚变化。 这是初学者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障碍。在练习中,要逐步养成这样一种概念:重心是在两脚之间依次交换的,即使是并脚的舞步,重心落在双脚上的时间也是极短暂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换重心的形式而已,这种特殊形式是为了造成“不露痕迹的交换重心的形态”。但主观上的换脚意图却是丝毫也没有变化的。只要保持这种意图的连续性发展,就可以很容易的越过这个障碍。 第二个问题是脚跟、脚掌、脚尖的运动程序及其方法的问题。前面已经介绍了基本运步方法,现在遇到的是在升降中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无论前进还是后退,在第一步重心转移完成后,都应把重心点移向前脚掌。尽管此时膝部还未伸直,但脚跟却应微微离地。向第二步发展的动力,就是由脚距离地而产生的脚掌推力引发的。第二步的横移,是运步的特殊形式,它既不是先落脚跟,也不是先落脚尖,而是近似于全脚的前掌落地,并伴随着反向的倾斜(即左横移时右倾斜,右横移时左倾斜)。此外还应注意,并脚动作井非从第三拍才开始,而是在第二拍的后半拍就伴随着身体的上挺和倾斜。开始向并脚发展(*拢)。此时的重心完全处在横移脚的前半脚掌上。 第三拍的并脚是在完全没有重心的状态下到位的,而且直到第三拍的前半拍,重心都还在横移脚的前掌上上升,直至极限状态,并拢的脚掌才开始不露痕迹地支撑重心。这种双脚重心状态只不过是一刹那的表现。从第三拍的后半拍开始,脚跟开始下降,而下降的重心,则主要由并拢那只脚的脚掌支撑。换言之,横移脚的脚掌完成着推动脚跟上升的重心支撑任务,而脚掌下降的重心则落在并拢脚的脚掌上。上升和下降的转折点,就是重心不露痕迹地交换时间。这些要求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太困难了。但假如你想跳出优美的舞步,这第二个障碍也是必须越过的。 第三个障碍是侧身与倾斜。倾斜乃是通过侧身动作的延伸,也就是肩部引导来实现的。再进一步深入地说,这一系列的上身动作,都产生于腰部的力量,而不是某一个局部的单独运动。这虽然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但却必须从一开始就引起注意。否则一旦形成局部性用力的毛病改起来就不容易了。 上述三个障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慢三的基本步只有三步,伴着舞曲跳舞时还需要自创。在规格比较大的比赛里面里选手他们跳的动作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创的,这也是大型的交际舞比赛的规定,就是要有原创动作。 慢三的特点就是男士带女士,所以男士的水平是关键的,舞会中女士在选舞伴时也是关键。在正规场合跳好一支慢三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最新问答
更多-
拉丁舞搭档都是情侣吗
2025-09-137个回答
-
草裙舞是哪个地区的舞蹈
2025-09-136个回答
-
拉丁舞考牌是拿证书吗
2025-09-137个回答
-
拉丁舞能考哪些大学
2025-09-137个回答
-
拉丁舞中国舞哪个对骨骼更好
2025-09-137个回答
-
拉丁舞练的是什么
2025-09-137个回答
-
芭蕾舞和民族舞哪个贵
2025-09-137个回答
-
拉丁舞梳头发用的什么发胶
2025-09-13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