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二 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三 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四 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五 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六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七 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八 下腰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九 劈腿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十 小跳组合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十一 舞蹈教学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1 局部组合训练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2 背肌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开:指腿的外开;你基本坐姿做双勾脚,让双脚尖朝上,然后尽可能的让两脚尖分开成一字,这个过程中腿部的活动称之为外开.
绷:指脚背,绷脚的绷;让脚背与小腿从侧面看成为一条直线,然后脚趾在此基础上往脚心方向抓起来.
直:腿直,要有意识的把腿完全的伸直.膝盖上提,始终收紧,这是做任何动作前所必需做到的基础要求.
立:身体的直立,挺拔.展肩,立腰,收腹,开髋,腿外开,身体完全舒展直立挺拔的状态.
芭蕾舞的基本动作有很多,包括开绷直立。开绷直立是指舞者以直立的姿势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外展,脚跟内合,膝盖伸直,双腿闭合,上体挺直,背部保持直立。这个动作可以让舞者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为后续的舞步和技巧奠定稳固的基础。
开绷直立是芭蕾舞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动作,它要求舞者保持身体的对称和线条的流畅。舞者需要通过训练和发展核心力量,以达到完美的开绷直立姿势。这个姿势可以锻炼舞者的腿部力量、稳定性和身体均衡感,为后续的技巧和舞步提供稳定的基础。
在舞蹈表演中,开绷直立通常是其他动作的起始和结束姿势,它帮助舞者保持整洁和优雅的外观。开绷直立还可以让舞者展示优美的身体线条和姿态,增强舞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总结来说,开绷直立是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之一,它要求舞者保持站立姿势,双腿闭合,身体挺直,并发展腿部力量和稳定性。它在芭蕾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后续的技巧和舞步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并不是单一的开绷直立。芭蕾舞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的舞蹈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要求。
开绷直立是芭蕾舞中的一种基本姿势,也是舞者学习和表演其他动作的起始姿势之一。开绷直立的要求是双脚并拢,脚尖相对,脚掌与地面成90度角,腿部伸直,背部挺直,头部保持在正确的位置。这个姿势要求舞者具有优雅的姿态和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
除了开绷直立,芭蕾舞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基本动作,如旋转、跳跃、扑通、扑挂等。这些动作通常需要舞者具备灵活的身体、协调的肢体动作和稳定的平衡能力。在学习和表演这些动作时,舞者通常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和姿势,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舞蹈能力。
芭蕾舞还有各种各样的舞步和组合,如各种转体、跳跃和支撑等动作,这些都需要舞者具有出色的技术和身体控制能力。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要求非常高,舞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来完善自己的舞蹈技巧。
总结而言,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不仅包括开绷直立,还包括各种旋转、跳跃、扑通、扑挂等动作。这些动作需要舞者具备优雅的姿态、协调的肢体动作和稳定的平衡能力,并通过持续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一 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二 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三 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四 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五 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六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七 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八 下腰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九 劈腿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十 小跳组合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十一 舞蹈教学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1 局部组合训练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2 背肌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开绷直立是芭蕾舞蹈的基本要求。
芭蕾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这五个位置中表现出“向外”的本质,这通常是指两条腿于髋关节处外旋,即“外开”。
外开不是人们自然而然形成的动作习惯,但它对于一种发源于皇家宫廷中的、极具贵族风格的舞蹈来说,“外开”的体征却是必不可少的,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等一系列的动作,都要求其具有“外开”的特征。
绷也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基训中,绷脚是教师经常提醒学员的话题之一。一般情况下腿只要离开地面,就必须绷脚。绷脚也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延长了腿的长度,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美;二是绷脚训练能强化踝关节得力量锻炼,增强了脚于脚趾关节的能力和灵敏性。
在基训中要求人体的直有两个目的:一是从精神气质角度,要求身体挺拔直立,不能塌腰凸臀,不能挺胸叠肚,也包括腿在需要直的时候,必须收紧膝盖,绷直脚背,使人有一种精神倍增、赏心悦目的潇洒、帅气和高雅的气质,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
二是从技能技术训练的角度,在任何情况下,上身因舞姿造型的需要,而出现离开轴心线的动作时,人体的重心必须严格保持垂直,重心的垂直是人体在直立状态下的必需,惟有这样才保证动作的稳定性。
人在舞蹈中身体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只有在动作中不断地调整重心,才能使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垂直,去完成一些旋转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
在基训中强调最多的就是“立”了。芭蕾的美就是建立在直立基础上,只有先找到立,才能完成更美更高的技巧和艺术表现。“立”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是从形体美到舞蹈美的整体概念。
首先“立”是一种延伸感,是指身体要拉长,在训练中脚用力踩向地面,脖子向上拉伸,找一种立地顶天的感觉,是一种轻盈、敏捷和精神气质的美。
指腰椎到颈椎部位的立,这是“立”的真髓,因为从腰椎到颈椎这一部位是躯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只有把这一部位控制住,才能够真正立起来,也就不会出现松腰、懈胯的现象。基本形态很重要
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芭蕾的基本能力、基本形态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控制能力是芭蕾基训中的重要能力之一。
控制可训练舞者的胯关节和动力腿在一定高度上从弯曲到伸直的控制能力,锻炼腰、背肌力量和躯干重心的稳定,是动力腿在空中大幅度运动的基础练习之一,训练时可以向前、旁、后进行练习。
练习可使演员在训练时掌握在动力腿向上抬起的过程中保持胯关节松弛,并适当放松大腿肌肉,要用外开和绷直的力量向前延伸至脚尖顶端。
做动作时演员的躯干正直和重心准确,两肩、两肋和两边的胯完全处于平行线上。这样有助于锻炼腰肌(包括侧腰肌)收紧、拉长的控制能力。
芭蕾有其一套比较科学的规格要求和法则,正是依靠了这些法则,使它成为了世界三大艺术之一,并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舞蹈家,形成大大小小十几个著名流派,创作了上百个优秀的舞剧和舞蹈。不管流派怎么流,二百多年来,“开、绷、直、立”是首先要遵循的,所以我们称它为芭蕾的基本元素。 开: 是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髋关节的打开,舒展了人体的线条,增加了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芭蕾中的“开”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要从髋关节到膝关节、腕关节、脚趾尖全部打开,切忌容易打开的部位使劲打开,不容易打开的部位不打开,这样容易造成上下扭曲,使肌肉或韧带拉伤。“开”髋关节的开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肩关节的外开不仅有利于后背的直挺及收紧,而且能增添演员的一种高亢的精神及挺拔的气质。 绷: 也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基训课中,绷脚是教师经常提醒学员的.话题之一。可以这么讲,动力腿只要一动,尤其是离地,必须绷脚。绷脚也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绷脚毫无疑问延长了腿的长度,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优美。二是绷脚训练能使踝关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增强了踝关节以下到趾关节的灵敏性。 一般初学者在绷脚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绷脚背不绷脚趾或只绷脚趾不绷脚背的现象,这都不符合规范要求,绷脚必须从踝关节开始把力量一直贯入到脚趾,让脚趾去找脚心,实际上脚背脚趾绷得越紧,腿部膝盖也会越收紧。一个演员必须耐得成千上万次的枯燥而又单调的绷脚练习,在绷脚中寻找芭蕾基训的真谛。 直: 在基训中是一个整体概念,要求身体挺拔直立,不能塌腰凸臀,不能挺胸叠肚,也包括腿在需要直的时候,必须收紧膝盖。基训中要求人体的直有两个目的,一是从精神气质角度,使人有一种精神倍增的赏心悦目的潇洒和帅气,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二是从技能技术训练的角度,在任何情况下,上身因舞姿造型的需要而出现前倾后仰左倒右出时,人体的重心必须严格保持垂直,重心的垂直是人体在直立状态下的必需,唯有这样才能使舞蹈从容不迫,一气呵成。人在舞蹈中身体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只有重心在动作中不断地进行调整,由此,可以这样认识,基训中的直立训练是一种技能训练。 立: 似乎同“直”差不多,的确如此,但仅仅这么理解是肤浅的。“立”有自己的含义。 一是在人体的整体概念上,“立”会给人带来一种升提的感觉,这是一种轻盈、敏捷和精神气质的美,这一点与“直”有相类似处。 二是指腰部的立,这一点才是“立”的真髓,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腰部是躯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
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开绷直立
芭蕾舞是一门优美的舞蹈艺术,基本动作的掌握对芭蕾舞的学习和表演至关重要。开绷直立是芭蕾舞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地完成这个动作。动作要领
站直,两臂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尖尽量贴地,脚跟前提,腿与肩同宽。双膝轻弯、同向,使双腿呈现出一个“开∧”的形状,然后抬腿至45度角,保持双脚前掌与地面垂直,膝盖伸直,上身挺直,保持身体稳定。向后抬起其他腿,重复以上动作,并保持双臂自然下垂,向前微微张开,体现出优美的姿态。技巧点拨
1. 注意姿态:开∧形状对称,腿部线条美观,身体挺直,带有优美的扭动感,手臂自然张开,保持平衡。2. 注意呼吸:在完成动作时,需注意呼吸,以保持呼吸顺畅,增强肺活量。3. 注意脚的运动:保持双脚前掌与地面垂直,切不可翘起。4. 注意转换动作:在完成单腿动作后,需注意顺畅地完成翻转并完成另一腿的动作,保持流畅性。注意事项
1. 在进行这项动作时,需注意热身并进行适当的拉伸,以避免拉伤或扭伤。2. 对于强度较大、技巧较高的动作,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动作的安全和准确性。3. 在练习时,保持耐心和恒心,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完善,可以逐渐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总结
开绷直立是芭蕾舞的基础性动作,需要注意姿态、呼吸、脚的运动和转换动作等细节,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和准确性。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完善,才能够逐渐掌握这项动作。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享受舞蹈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