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舞剑老人进的幼儿园

编辑:南琪 浏览: 40

导读:清晨7点的扬州,保集半岛小区的香樟树还沾着露水,王女士攥着儿子的小水杯往幼儿园走,却在操场围栏外停住了——5个穿太极服的老人正举着长剑“唰唰”挥舞,剑穗扫过草坪时,几个刚进

清晨7点的扬州,保集半岛小区的香樟树还沾着露水,王女士攥着儿子的小水杯往幼儿园走,却在操场围栏外停住了——5个穿太极服的老人正举着长剑“唰唰”挥舞,剑穗扫过草坪时,几个刚进校园的孩子扒着栏杆看,吓得她赶紧把儿子往身后拽。“上星期才跟老师说‘别让外人进’,怎么今天又来?”她掏出手机拍视频,镜头里一位老人的剑刃擦过跑道边的玩具车,“要是孩子冲过去撞着,这责任谁担?”

这事不是突然发生的。小区业主都知道,这片操场原本是小区公共活动区,之前租给另一家幼儿园时,老人们就常来打太极、舞剑。今年9月换成保集半岛幼儿园后,园方为了安全锁上了大门,可老人们觉得“公共场地凭啥不让用”,竟找来工具撬了锁,“每天7点准时来,练到8点半才走,跟上班似的”。

“我们也不想闹,小区就这一块平整地方”,练剑的张阿姨擦着汗解释,“之前找过幼儿园,说能不能早高峰前让我们用,可他们说‘孩子没到校也得守规矩’。”但在家长眼里,“规矩”两个字关乎孩子的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说校外人员不能随便进,《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要求封闭管理”,家长陈先生翻出手机里的法规截图,“不是不让老人锻炼,是孩子的安全容不得‘例外’——上周有个送水工没登记就进了园,老师追了半天才找到,要是今天的老人里混进个陌生人,怎么办?”

这事被王女士发到社交平台后,很快成了小区热议的话题:有人站家长,“安全是底线,再怎么体谅也不能踩红线”;有人替老人说话,“都是住了十几年的老街坊,就不能商量个时间?”还有人问社区,“能不能找个替代场地?”

11月4日,记者联系上邗上街道贾桥社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接到反映当天就带民警去劝离了老人”,但矛盾没彻底解决——老人们坚持“场地是大家的”,幼儿园强调“要对孩子负责”,目前社区正在协调物业、幼儿园和老人代表坐下来谈,“打算在小区凉亭旁划块临时锻炼区,铺块防滑垫,既让老人有地方练,也不影响孩子安全”。

傍晚接孩子时,王女士望着空荡的操场松了口气,儿子蹦跳着去捡地上的银杏叶,她蹲下来揉了揉孩子的头发:“其实大家都不容易,老人想有个锻炼的地儿,我们想让孩子安全,只要肯坐下来谈,总能找到办法的。”

就像小区业主群里一位阿姨说的:“邻里之间哪有解不开的结?不过是你让一步我让一步——老人晚半小时锻炼,幼儿园早半小时开门,说不定就皆大欢喜了。”说到底,我们争的从来不是“场地归谁”,而是“如何让每个人的需求都被看见”。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