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亿元大市场来了
导读:二十年前的合肥,在显示产业里还是个“门外汉”:日韩企业垄断全球90%的市场,咱们连条象样的生产线都没有。可2008年合肥咬着牙砸钱引入京东方时,偏不信“从零开始玩不转”的邪——当
二十年前的合肥,在显示产业里还是个“门外汉”:日韩企业垄断全球90%的市场,咱们连条象样的生产线都没有。可2008年合肥咬着牙砸钱引入京东方时,偏不信“从零开始玩不转”的邪——当时不少人说“疯了”,可合肥认准了“产业链才是王道”:京东方一来,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芯片这些配套企业跟着扎推,硬生生搭起“从零件到整机”的全链条。现在造一台显示器,所有部件在合肥本地就能凑齐,成本比同行低30%,竞争力直接拉满。
光有规模可成不了“屏霸”,合肥更狠的是“啃硬骨头”。以前高端柔性OLED屏被韩国卡脖子,想买都得看脸色,合肥企业憋着劲搞研发:京东方的柔性屏拿到苹果、华为的大订单,维信诺的折叠屏能折几十万次不坏,现在你用的折叠屏手机、曲面屏电视,十有八九装着合肥造的屏。更牛的是“AI+显示”——合肥研发的智能屏能自动调亮度、识别人脸转角度,在车载、医疗领域卖得超火。去年光是研发投入就超百亿,这哪是“做产业”,分明是“抢未来”!
现在8000亿大市场要来了,合肥早憋着新招:盯上Micro LED这种“未来屏王”(比OLED更亮更耐用),还搞“显示+元宇宙”“显示+VR”,把屏幕从“平面”玩到“沉浸式”。更绝的是,产业起来了,人也来了——“科学岛”成了研发人才聚集地,年轻人冲着显示产业来合肥打拼,连城市都跟着升级:以前提起合肥,大家想到“家电”;现在说起合肥,第一反应是“屏”。
从“门外汉”到“全球屏霸”,合肥的故事哪是运气?是认准方向就死磕的劲,是抱团发展不拆台的智,是把“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的狠。下次你点亮手机,不妨看看屏幕背后的“合肥力量”——这个8000亿的显示市场才刚开头,合肥的“屏”故事,还能更精彩。
(注:此处保持原文结尾的讨论引导感,符合门户网站互动需求,同时贴合李罡“新闻编辑”的人设——用接地气的表达把产业故事讲活,让读者能代入、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