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项目获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编辑:锦路 浏览: 8

导读:11月6日下午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玻璃幕墙把秋日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落在舞台中央的金色奖杯上——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就在这儿掀开了“神秘面纱”,17个从全球范围内

11月6日下午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玻璃幕墙把秋日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落在舞台中央的金色奖杯上——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就在这儿掀开了“神秘面纱”,17个从全球范围内选出的“硬核项目”,接过了这份互联网科技界的“年度认证”。

今年的乌镇峰会有点“双十年”的仪式感:既是连续举办的第12年,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第10年。从2014年第一次在这里讨论“互联网的边界”,到今天聚焦“共筑开放合作的数智未来”,峰会的主题换了,但“连接全球”的内核一直没变——就像这次的领先科技奖,它从不是“某一国的独角戏”,而是要找那些能真正推动全球互联网技术向前走的“实在成果”。

作为大会的“科技晴雨表”,领先科技奖的“国际代表性”藏在每一个获奖项目里:有的是解决跨境电商数据安全的底层算法,有的是能让非洲偏远地区用上5G医疗的终端设备,还有的是打通工业互联网“信息孤岛”的平台……没有空泛的概念,全是能落地的“硬货”。组委会工作人员说:“我们选的不是‘最炫的技术’,而是‘能让更多人受益的技术’——比如今年这17个项目,每个都能在全球不同场景里找到用武之地。”

这份“实在”,早被业内和网友读出了味道。有做了10年互联网技术报道的记者说:“今年的奖比往年‘沉’——以前有的项目像‘空中楼阁’,看得到摸不着,今年不少成果已经在东南亚的小工厂、中国西部的乡村试跑了,比如某款智能农业监测系统,帮云南茶农把病虫害预警率提高了40%。”而网友的好奇心更“接地气”:“17个项目里有没有我们手机里能用的?比如刷视频的流畅度会不会因为某个技术变好?”其实不管答案是什么,这份名单都在说一件事:互联网的科技进步,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游戏”,而是“所有人都能沾到光的事儿”。

站在乌镇的老桥边,听着摇橹声穿过巷弄,再看会展中心电子屏上滚动的获奖名单,突然觉得很妙——一边是传承千年的水乡,一边是连接全球的科技,两者撞出的“化学反应”,刚好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最生动的注脚。12年的峰会、10年的理念、17个项目,其实都是在说:互联网的从来不是“你赢我输”,而是“我们一起赢”。

或许明年春天,我们会在某个日常场景里碰到今天的获奖技术——比如用智能翻译软件和外国游客聊乌镇的桥,或者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给家里的空调报修。到那时候,应该会想起2025年的秋天,乌镇的风里飘着桂香,也飘着“全球科技一起向前”的热乎气儿——毕竟,互联网的故事,从来都是“大家一起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