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何来看全运会
导读:11月9日晚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裹着烟花冲上夜空时,看台上的考文垂举着手机拍个不停——这位今年6月刚就任的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来中国,第一站就选在了第
11月9日晚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裹着烟花冲上夜空时,看台上的考文垂举着手机拍个不停——这位今年6月刚就任的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来中国,第一站就选在了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
“太精彩了”,她后来跟新华社记者感慨,“文化、科技和体育撞在一起,像看了一场关于中国体育的‘live秀’”。而这场让她忍不住记录的开幕式,藏着全运会最特别的“标签”: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还是头一回。34个竞技大项、23个群众项目,从14岁的体操小将到58岁的健身气功爱好者,上万名参赛者把“全民体育”写进了每一场赛事里。
有人说,考文垂选全运会当“首访第一站”,是因为中国体育的“分量”——作为国际体坛的强国,全运会就是中国体育的“缩影”:赛场上的奥运冠军在拼,广场上的广场舞队在练,体育早不是少数人的游戏;也有网友猜,是想看看“粤港澳模式”——三地合办如何打破地域壁垒,把“”的优势揉进赛事里;还有人觉得,她是来“取经”的——从校园里的“每天一小时运动”到社区里的“体育市集”,中国把“体育融入生活”的经验,说不定能给国际赛事打个样。
其实对考文垂来说,这趟“全运之行”更像一次“观察”:观察一个国家如何把体育刻进普通人的日子里,观察一场赛事如何连起三地的心跳。接下来她还要去内蒙古看马术、去浙江看智慧场馆,但开幕式当晚的热度,已经先火出了圈——毕竟,国际奥委会首访选全运会,本身就是个“信号”:中国体育的魅力,从来不是金牌的堆叠,是所有人都能参与的热情。
当烟花散尽,考文垂望着赛场上的“全民体育”标语笑了——或许她已经找到答案:这场全运会,看的是中国体育最本真的样子:不是给别人看的“表演”,是自己人藏在日子里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早就成了中国体育最有说服力的“名片”。